专注上海外国语大学
及上海其他院校考研保研辅导
咨询热线: 400-800-5761

上外中国古代文学初试经验帖

发表时间:2022-11-30 15:24

个人政治67,英语一73,专业一132,专业二113

    备考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外原先采用的是专业课占比很大的技术分算法,专业课越高越有优势,而英语和政治分能够拉开的技术分差距非常小。但20年开始上外各科换了一套技术分算法,这就意味着英语政治和专业课同样重要了,我个人虽然是19年考的,但是是三跨考生,6月份开始准备,建议之后的学弟学妹不能再晚于这个时间节点了,最晚最晚必须要在暑期行动起来。

    时间比例的安排上还是以专业课为主,因为上外老师的给分还是比较宽松的,我们专业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过压分现象,所以两门专业课是比较值得花大量精力的。专业课的复习或者说学习必须贯穿整个考研过程,这不仅关系到初试也和复试密不可分,建议每天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安排留给专业课的时间。

    政治这个学科我个人并不擅长,开始的早的同学可以尝试自己整理参考书(知名度最高的应该是肖秀荣老师的,此外腿姐的旺仔的性价比也不错)的知识点,梳理思维导图,制定计划。开始得晚的同学或是真的不擅长的同学我还是建议找一个老师来带你,这样可以有效节省一部分时间。政治在考研计划里占的时长必定没有专业课多,可以每天花一点时间或是集中几个时间段进行学习,具体分配根据个人习惯来调整。

    英语是分初试英语和复试英语两部分的,建议大家初试时管好初试英语就够了,复试英语跟初试没多大关系,不必在这时花费精力准备。我个人备考时分给英语的时间比政治更少,因为我的英语基础还算过得去,但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还是建议多分配一点比重,备考前期的英语学习时间可以相对少一点,但临近考研我个人建议适当多留一点时间给英语,保持真题练习以维持自己的题感,这对上考场还是比较重要的。


参考书目:

    专业课参考书目建议大家直接参考上外研招官方发布的招生简章,我院老师都非常实诚,考啥就让你看啥,跟着看就行,跨考或自身专业基础较差的同学建议再看一些文学批评和文学常识类的网课作为补充。

    政治参考书目市面上流行的几套就完全够用了,如果有老师带,记住他提供的答题模板也很重要,最后的押题环节不建议大家把宝压在一个老师身上,容易翻车,比较影响心态。

    英语我只推荐真题集,单词书语法书作文书之类的我都没有购买。真题卷对我来说就很够用了,我在这部分的备考比较偷懒,网上对各种参考书的评价也比较五花八门,建议这方面基础真的比较差的同学听一听课,看下到底什么风格适合自己,不要盲目选择。


备考建议:

    关于政治课的备考建议,因为我自己备考的时候就是跟着老师走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在不管是跟着老师还是自己准备,梳理出了一个大致的思维导图,得到一个大的方向之后就多做一些真题。整合一些自己需要注意的小的知识点,并且注意下背答题的模板。答题模板对于政治考试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大题的分会比较依赖于背诵。而背诵内容的架构又比较依赖于答题模板。

    英语方面的备考建议:我本人的英语基础情况是,四级和六级在本科期间都是裸考通过的,但是六级的分数并不高,所以我的基础其实比较一般。考研英语的试卷方面,我把它简单粗暴的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阅读板块,第二个部分就是作文板块。作文板块我是直到开考之前才开始准备一些模板和套话去使用的。但是并不建议大家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这样做。因为上海地区的老师,至少他们在阅卷时对于模板作文给的分数并不能说是高的,所以如果时间充足,还是建议大家在对作文的准备上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阅读部分我是单纯靠真题去准备的。我将真题试卷当中所涉及到的十年真题全部都做了几遍,并且把精力重点放在了近三年的真题当中。我的背单词的方法就是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将所有我不认识的单词找出来并且查询,然后背诵,通过不断重复的去做真题试卷,提高自己的题感,并且提高自己对于单词的熟练程度。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是因为我留给英语的备考时间并不多。如果大家在专业课上比较没有把握的话,倒是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但是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充足,就不建议大家偷这个懒,而且具体的备考办法是需要根据个人的基础情况去准备的。

    专业课的备考就像我之前说的一样,大家需要根据上外研招所发布的官方的招生简章去进行准备,当年的招生简章的发布并不能算早。可以参考之前的招生简章对其中的参考书目进行一遍通读。通常情况下,上外研招发布的我们专业的招生简章提供的参考书是有选择性的。也就是说大家其实并不需要完全非常熟练地掌握所有招生简章中推荐给你的书,但我还是建议大家将这些书都看一遍。比如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这一块,招生简章当中所给出的参考书目有袁行霈所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四本,也有复旦大学所出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是骆玉明和章培恒所编的,以及游国恩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这三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内容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通常情况下,建议大家选择其中的一套(排在前面的那一套)作为你复习的重点。另外两套也需要看,但是是作为一种补充和了解。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省备考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提高你对于答题的熟练程度。网上充足的网课资源是作为补充和巩固的一个优秀选择,看书看累了可以听听课,有效利用时间。

    上外的中国古代文学历来报考的人数都比较少,当然它的招生人数也会比较少。对于这样的专业来说,稳住心态会比较重要。这个专业在20年有一个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它修改了自己的招生简章,并且是大改。将原来的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史基础作为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改成了小综合。相对于其他211学校的大综合来说,小综合的难度还没有那么的高。但是相对于上外自己原来的考纲难度来说,确实是有所提升了。20年的真题到目前仍旧没有出来,建议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比较具体的真题,就直接联系学长学姐,大家都是非常愿意帮忙的,也能够在备考过程中帮助你调整心态,给你一些有效的建议。我们专业的老师相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充足的,通常情况下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最多是一个老师带两个学生,所以如果你对于导师有具体的意向或者想要对出题风格有一定的了解的话,可以去向对应的学长学姐寻求帮助。我们专业的老师不需要任何在初试或复试之前提前的邮箱或电话或微信或qq的联系,采用的是完全公平的备考制度。想要获得一些比较内部的消息,当然只是比较内部的消息,最好是去联系学长学姐而不要去找老师,当心弄巧成拙。


题型和考点:

    专业课题型以「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为主,最后一道大题经常在改,不太好预测,出过文言文的句读,繁简转换和翻译,也出过「文言文写作」。改成小综合以后新增了很多「选择题」,对知识的广度要求提高了,但是精确度有所放松,但接下来的题型仍旧可能会改,具体需要看老师对今年试卷结果的满意程度而定。

    试卷的考点不会超出考纲所给的参考书目的范围,但是一些拓展性的知识和论点会有助于你在名词解释和简答中拿高分。老师们曾经写过的论文和试卷的出题方向有一定的关联度,但并不是很大,他们更倾向于出和手头研究(未发表)有关的一些题(这方面的情报可以直接问任意一个学姐学长,大家都是知道的),并且考得还是比较保守的,对跨考考生也很友好。

    总的来说希望大家不要过度拘泥于题型(因为老师兴致一来也就改了),而是做到对考纲提供的参考书目内的知识点有一个比较熟练的掌握。如果初试前的时间足够,可以适当读一些原著,数量不需要多,也不需要多精确,能基本举一些例子就行。答题时遇见没有准备的知识点也不要慌,别空着,尽量写一些自己有把握的和题目关联度比较高的知识,没有意义的套话最好少写,史伟老师不喜欢这种回答方式,虽然不一定是他给分,但是尽量避免吧。


外语专业考研工具箱
专业备考
考研大纲
招生简章
专业分析
推免读研
二战考研
二战考研
在职考研
在职考研
个性化指导与答疑
上外考研
外语考研
考级考证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校区
验证码
 换一张
*
提交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校区
验证码
 换一张
*
提交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校区
验证码
 换一张
*
提交
课程推荐
立即咨询
上外李老师
上外李老师
上外焦老师
上外焦老师
上外考研公众号
上外考研公众号
翻硕考研公众号
翻硕考研公众号

上海高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2030 All Rights Reserved.

高译考研公众号
MTI翻译硕士考研帮公众号

高译客服:400-800-5761; 客服微信:13641868909;15001949580;客服 QQ:1659683871;3276962493